当前位置:湖北线上代放生 > 法师开示 > 正文

素食的艺术:佛教斋饭的禅意之美

2024-03-31 22:29作者:admin

返回上级漫谈佛教的斋饭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对出家僧人而言,要能专心办道,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 "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原始佛教时的僧人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关于 "食 "的规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着当时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

吉林省佛教讲经

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情风俗,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就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风貌。

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钵盂,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 "蕴涵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则是藉着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说法的机会。 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着佛陀的遗教,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当时沙门 "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么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的发展有关。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 "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僧人乞食,被视为 "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 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相对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新型态,僧人开始过着 "昼而农、夜而禅 "的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

安徽最近佛教讲经交流会

活,百丈禅师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身体力行佛教星云法师讲经

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食,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 "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乞食,居士供养什么,比丘就接受什么,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皆可接受(见四分律)。

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 "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 "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素食,正是悲悯众生、长养大乘慈悲的表现。

由于帝王的推动,加上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直至今日中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

近几年更刮起回归自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自然成了新时代的宠儿,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

"过堂",也是中国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

云板一响,大众揽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次入座,在上首问讯法师后,大众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面对充饥养身的美食,僧人们再次提醒自己,上不忘佛道,下不忘众生,继往开来,追随圣贤。早斋唱 "粥有十益,利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午斋唱 "三德六味,为佛为僧......"。若吃饭,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然后法师叫僧跋陀罗,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用碗盘,少数寺院用钵,碗盘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加汤加菜由堂上服务,且不可发出声响,恣意动作。用餐时要有五种观想(1)功德有多少,自己从哪里来;2)考虑自己的功德和行为,供养一切不足;3)防止自己的心有过失、贪欲等;4)对症下药,治疗自己的形体干枯;5)接受这些食物,以成就生命之道),并照顾好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或在一定的地方托住碗盘。佛陀的名号和佛号或 "谁是吃的人 "也是重要的心念。最后,大众唱诵斋终偈"...... 所谓施,必得其利...... 当愿众生,尽形寿,具诸佛法",忆念施护信心,回向众生皆圆满。

整个大殿是一个静悄悄的加菜过程,住持僧人如有事会在此时向众人宣布,称为 "表堂"。逢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则向众人加食,或有僧尼斋戒布施也加食。

素食的艺术:佛教斋饭的禅意之美

汉传佛教寺院通常在大殿外右侧设小斋台,以慰问饥寒交迫的众生。这是根据佛经中 "旷野鬼神 "和 "罗刹鬼子 "的典故设置的。当大众经过大殿时,由一名僧人负责施食,通过观想和大众的祝福,将七粒米或指甲盖大小的面条分给众生,希望众生得到满足,远离贪欲。简单的丛林斋戒象征着佛陀希望得到满足,摆脱贪婪和贫乏。

简朴的丛林斋象征着崇高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

中唐以前,中国僧人严格遵守的佛教僧人中饭、过午不食的制度,经过时空的演变和嬗变,与乞食一样,逐渐被摒弃。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辽阔,加上僧人自耕自食,劳动量巨大。

台湾佛教大师讲经

僧侣们终于放弃了传统的佛事制度,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称为 "药师",全部吃粥,又称 "晚粥"。

而禅堂七日参禅期间,整天活动、打坐、跑香交替进行,体力消耗很大,所以一天用餐达四五次,除了早粥、午饭、午粥(点心粥)外,晚上八点钟还要吃一顿饭,也是吃粥或馒头,称为 "放参"。

此外,还有外出求法的游方僧,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因缘下,吃饭时间和饭量是没有保证的,不受中饭的限制,可以说什么时候取饭,什么时候吃饭,然而,当他们到禅堂挂单时,则必须随众,百丈明确规定附丹过堂的规矩,对于云水僧这样规定: "一近午至,随众午膳;近晚至,随众午膳;近晚至,随众午膳;近晚至,随众午膳;近晚至,又称 "放参"。午膳与众;近晚至,晚粥与众;时初至后,补食;晚至一宿,次日午膳即成。"

中国僧人不能严格持守过午不食的戒律,必须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用药、用石呢?明代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诀》中提到:"须知违佛制,生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慈悲心,勿多食,勿多食,勿忧食。"说明僧人在使用药石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有惭愧心和慈悲心。

中国僧人必须自己做饭,负责僧人伙食的执事也相应出现。百丈清规》中记载了以下执事:

一、众长:负责所有供养大众的腊八粥。

二、膳头:负责煮粥烧饭。

三、行首:在斋堂内从事劳动。

四是火头:负责烧饭锅。

五、水头:负责大刘茶馆和厅堂水缸里的水,随时做到满而干净。

六、菜头:负责烧菜。

七、桶头:负责洗斋菜桶、饭桶。

八、磨头:负责磨米磨麦,做豆腐。

其他尚有炭头、茶头、锅头等,各寺院因时因地而异,并不统一。

中国寺院丛林中又有严格的厨房规约、库房规约,指明了执事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知识,如 "寸薪粒米当知难处......,更当思调和众口,酸咸味香软相宜,细心烹调,勿怠供养之心!......,粥饭三遍,不可一误...... "作为僧人带领执事、培养执事敬业乐业精神的指南,更要反省自己的用心。因此,古代很多大德都是从大寮(厨房)走出来的,如饭头的雪峰禅师、典座的未央禅师 ...... "莫道执事外无事,须知挑水担柴非佛事,舂米恰是求悟时"。中国僧人虽然不再外出乞食,但在执事中,尤其是在大寮执事中,相互护持,滋润色慧,为成就道业开辟了另一个最好的坛场。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