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山放生蝎子的地方,台湾法鼓山2015年水陆法会之送圣仪式举行
一、无锡放生龟
1、台湾法鼓山水陆法会之送圣仪式
2、法鼓山果东大和尚(前)
3、用感恩、法喜的心念,兼以恳切的佛号,奉送十方法界四圣六凡
4、大菩文化台湾讯2015年12月5日下午,台湾法鼓山隆重举行水陆法会之送圣仪式,此次送圣仪式有近万信众参加。法鼓山方丈果东大和尚在法会中强调,一颗凡事感恩的心,便是心灵环保;大众发愿修学佛法、护持佛法、弘扬佛法,为娑婆世界建设人间净土而努力。
5、所谓送圣,即是由僧俗四众在水陆法会共修圆满后,用感恩、法喜的心念,兼以恳切的佛号,奉送十方法界四圣六凡。
6、“顺境逆境心平静,禅修念佛心安定;惭愧忏悔心清净,法喜禅悦心明镜;感恩报恩献生命,慈悲智慧乐和敬。”法鼓山方丈果东大和尚以心灵环保六项要领,在法会上劝请在此8天共修的信众们,透过修行“从心地,改变生命的质地”,把大悲心带回每个人所在之处,让生活时时刻刻都如同佛国净土般的清凉与自在、安定与祥和,时常保持正念、充满希望。
7、大悲心水陆法会坛场清净庄严,常有让人预见人间净土的欢喜。有义工说,首次参加法鼓山水陆法会,坛场的殊胜令她深刻体会共修力量的强大,尤其园区环境宁静没有纷争、参与者身心安定,自然忘却世间的烦恼,就像是片人间净土。利用服务空档,也专注抄写《地藏经》来修行,透过修福也修慧,表达对于佛、法、僧的感恩。
8、全程参与楞严坛——来自爱尔兰的RonanFarrell,藉由中英对照本,顺利圆满对《大佛顶首楞严经》的共修愿望。他说法会中人人都很精进,并谦虚地说自己尚在学习,很感恩护持坛场的义工。由于父亲是佛教徒,所以他也常阅读佛教经论,并认为在读书之外,更要修行。问他为何会到法鼓文理学院求学、参加水陆法会,他答的相当简洁:学佛、修行、做人。
9、果东大和尚开示大众,顺境能让人谦卑感激,逆境能让人体验成长,对于未来应当以正面解读、逆向思考的观念,抱持感恩接受顺逆缘、报恩奉献结善缘的态度互相学习,一同来点亮光明心灯,演好观音人生。
10、2015年亲至法鼓山园区水陆坛场,以及海内外32处法会共修据点的信众,超过8万人次,并有37个国家地区民众,透过网路共修祈福。民众为亲友及世界遭逢苦难者登录消灾、超荐,则约近90万笔。在在显示即使世间灾难接踵不断,但佛法所启发的善念、光明,仍然使着生活周围备感温暖。
二、兰州放生微信群
1、最后,法鼓山僧团随同果东大和尚带领信众齐为法会圆满功德回向,愿修行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愿一切众生得利益,也愿回向所有需要佛法的人。果东大和尚表示,当前社会、世界需要正向光明的思维,因此法鼓山明年年度主题仍为光明远大,期望从“念念清净,遍照光明;步步踏实,希望远大”的实践体验,共同建设美好的人间净土。
2、台湾法鼓山祈福平安大法会为尘爆伤者家庭祈福
3、台湾法鼓山僧伽大学举行“103学年度毕业典礼”
4、千年推排,封崇寺残败不堪,曾经回荡在寺内的庄严肃穆的经声佛号一去不返。令人惊诧的是,作为古刹唯一遗存的两座残存殿宇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又凑出“独步天下”的绝响——其独到的形体被定格为传统建筑的例证,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推向极致。当今古建界的一致评价让封崇寺在风烛残年有了光耀千秋的辉煌。
5、封崇寺带给我们的惊诧还远远不止这些:“封崇寺金代碑帖流落宝岛台湾”的说法到底是凭虚而起的讹传还是历史的真实?韩国文物界在2008年造访封崇寺的寻宝之旅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谜团?千百年来又有多少高僧大德的轶事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等等这一切都吸引着我们不由自主地去聆听封崇寺那穿越千古的脉动。
6、现在的封崇寺虽已浮华散尽,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瞬间或多个瞬间曾风光无限。乾隆年间任行唐知县的清著名诗人吴高增在任上时曾作《封崇寺》诗一首:“崇辨名师辨不迂,梵宫高峙傍城隅。炉香馥郁通禅悦,宝湘光明镇俗愚。爽垲昔年金布地,苍凉此日树啼乌。残碑断碣留文字,封自开皇拓水图。”这首诗作清晰地透露着“封崇寺曾经的巨制、地位以及清时即已衰落”的信息。
7、行唐文物界人士表示,除崇辩大师外,封崇寺在历史上还出现过多位德望较高的僧人,不过限于史料的缺乏,暂时还无法将其一一详细挖掘出来。
8、“封崇寺残存殿宇的结构在古代寺庙建筑中的典型性是不可替代的,是较早的宝贵实例。”古建筑知名专家白日新教授对封崇寺情有独钟:“封崇寺‘大殿’攒拱为抹角式,明间平身科拱用斜拱,角科施抹角拱,这种做法在宋辽时期山西及河北西部十分典型。”
9、白老介绍,现今残存的两座殿宇保留着明显的宋辽手法,性质特殊,有独到之处,在其他佛教建筑上很难识见,它的存在是对宋辽建筑体系的一个有力解释。另外,残存“大殿”的构架非常简洁,用简练的方法处理了大殿四角飞檐的支撑和出挑,同时省去了四根角金柱,扩大了室内空间,生动地诠释了“有法无式”的原则,“说明发挥创造思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10、白老对封崇寺的推崇并非一家的情有独钟,而是中国古建界的共识,封崇寺今天的历史地位无可怀疑地被定格为经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