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北线上代放生 > 放生念诵 > 正文

为何要常代放生多代放生,台湾放生倡导现代理念

2023-02-09 18:26作者:admin

为何要常代放生多代放生,台湾放生倡导现代理念

8、有一天,一名比丘没有获得肉,正好有一群雁由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祈祷说:「本日有僧缺供,大菩萨您该当了解时候了。」雁群回声主动堕地而死。比丘原本不相信大乘,不敢相信雁是菩萨,所以用戏言来讥讽大乘,想不到那一群雁便是菩萨浮现而来作用他们的。小乘比丘忸捏不已,相互传告:「这是菩萨,何人敢吃?由今以后,应依大乘,不再食三种净肉。」而且建塔营葬雁体。

9、可见,放生是由戒杀而衍生的,还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悲观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主动的善行;假如仅仅止恶而没有积德,没有是大乘佛法的精力。因此在中国,由北齐萧梁以来,便发起断肉食、没有杀生;且放生的民风还今后徐徐睁开,由朝廷以致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当局为了暗示推行仁政,年有很多天还按期禁屠;而由中心以致处所,大概为了祈雨禳灾,还都有放生禁屠之举。

10、如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屠戮性命以祭奠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隋晒台智顗巨匠发动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灼烁经》和《法华经》,又采办各种食粮饲予鱼鳖;陈宣帝时,敕国子祭酒缓孝克撰写《晒台山建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这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纪录的入手下手。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流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史颜真卿撰有,世界放生池碑铭并序》。宋代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巨匠,还竭力发动放生。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友情链接: